你以为“大单回扣”?实则诈骗!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09 15:31:16 浏览次数: 【字体:

“高额回扣大单”为由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不少企业经营者和个体商户遭受经济损失。此类诈骗严重侵害群众财产安全,扰乱正常经济秩序。为有效预防此类诈骗,蜀黎现对此类诈骗的作案手法、特点进行分析,并为广大市民提供防范意见建议。

诈骗套路分析:

1.抛出诱饵,获取信任。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渠道,主动联系受害者,自称是某大型企业或单位采购负责人,声称有大量采购需求,如办公用品、电子产品、建筑材料等,并开出远超市场正常价格的订单,同时承诺给予高额回扣,如订单金额的20%-30%,以此吸引受害者入局。为增强可信度,诈骗分子还会发送虚假的企业资质文件、采购合同模板,甚至伪装成正规企业官方网站,打消受害者疑虑。

2.设置障碍,诱导缴费。在受害者表现出兴趣后,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提前缴纳费用,如订金、保证金、手续费等。例如,声称企业内部规定,需先缴纳一定比例保证金才能启动采购流程;或以产品需通过特定机构检测为由,要求受害者支付检测费。为获取高额回扣和订单,受害者往往会按照要求转账。

3.消失失联,诈骗得逞。受害者转账后,诈骗分子便会以各种借口拖延订单进展,如领导审批未通过、资金周转困难、检测环节出现问题等。随着时间推移,诈骗分子会逐渐减少与受害者联系,直至彻底失联。此时,受害者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但已无法追回被骗资金。

警方提示:

1.核实身份,谨慎合作。接到自称企业采购人员的业务邀约时,不要仅凭对方提供的信息判断,通过企查查、天眼查等工商信息查询平台,核实企业真实性和采购人员身份;拨打企业官方网站公布的联系电话,核实采购业务真实性,注意不要拨打对方提供的联系电话,以防被诈骗分子操控。对于金额较大的订单,尽量安排实地考察对方企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办公环境、人员配备等情况,确认采购需求真实性。

2.拒绝不合理要求,避免资金损失。警惕先缴费后合作,正规企业在采购过程中,不会要求供应商提前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等费用。若对方提出此类要求,要保持高度警惕,果断拒绝,切勿因贪图高额回扣而冒险转账。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在签订采购合同前,务必请专业律师或法务人员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交货时间、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信息,避免落入合同陷阱。

3.增强防范意识,如遇诈骗及时报警。企业经营者和个体商户要主动学习各类诈骗防范知识,关注警方发布的防骗预警信息,了解常见诈骗手段和特点,提高自身识别诈骗能力。发现遭遇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向警方提供详细诈骗过程、对方联系方式、转账记录等证据,协助警方开展调查,尽可能挽回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