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公安动态>警队风貌>详细内容

本溪:高峪派出所创新打造“警格+网格”融合模式实现警务质态新飞跃

来源:明山分局 发布时间:2019-06-17 15:14:18 浏览次数: 【字体:


为弘扬和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2019年以来,本溪市明山公安分局高峪派出所积极策应上级公安机关融合警务机制改革,坚持全局性站位、系统化思维,依托网格化治理机制,主动将警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推动社区警务和网格化社会治理有效融合,打破部门与职能边界、突破层级和地域限制,逐步走出一条符合高峪治安状况、契合社会治理实际的“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新模式,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今年以来,高峪派出所通过大力实施融警改革,可防性案件警情同比下降50%,矛盾纠纷成功调解数同比上升20%。

一、聚焦创新设计,推动网格、力量精准叠加

按照科学合理、无缝衔接的要求,“标准化”重新划分网格,为网格工作的具体开展夯实基础,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高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根据辖区实际情况,重新调整社区警务网格和巡防网格,实现专业网格与全要素网格无缝对接。按照“定格、定人、定岗、定责”标准,通过实施“1+2+N”的网格化警务工作模式,切实做强融警工作室。“1”指一名网格长,“2”指两名社区民警,“N”指社区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分子、小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实施这种新型“警格+网格”工作模式,实现了网格内“活有人干、事有人管、矛盾有人调”的新格局,促进民安民生深度融合,实现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二、聚焦共通共享,推动平台、职责紧密融合

将网格化治理工作与智慧城市建设、智慧警务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网格化治理工作智能化开展。一是强化数据融合。通过打造“明山公安民生微警务”云数据平台,实时将视频图像传输到视频云储存平台,在高峪场所及小区大门布建了高清人脸识别探头,通过后端平台,实现场所与派出所对接联网,实现实时预警、人员布控、轨迹分析,有效提升预防、监控、研判情报信息的能力。同时,将“明山公安民生微警务”与重点场所、重点街道、重点区域相融合,实现对辖区点、线、面的“三维”立体管控体系。二是互推情况线索。围绕源头发现、采集建档、分流交办、结果反馈等工作要求,对入格入网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形成业务共享、指令高效交办、工作落实反馈、数据交换共享的闭环式业务管理流程

三、聚焦实战效益,推动平安、稳定质态提升

严格落实网格化治理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规定,最大限度地推动各项工作在网格内开展、在网格内解决。一是化解风险隐患。按照“小事不出住宅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开展信息采集、隐患排查、乱点整治等工作。截至目前,镇高峪派出所共同排除各类隐患30余个,化解网格内各类纠纷40余起、获取各类管理线索15条,全部在镇街辖区范围内处置完毕。二是破解治安难题。大力开展防盗、防骗、禁毒宣传等活动,提升群众的心理防范意识;配备警务通巡逻,实现“线上”天网地网视频巡查、“线下”巡逻防控的有机结合,实现“人防、物防、技防、心防”的“四维一体”立体防控体系。针对派出所警力不足问题而警情多样化的问题,坚持以网格为前沿阵地,加大入网力量倾斜,定人定岗定责,步步为营,深耕细作,有效解决社区民警单打独斗、治安管控时紧时松的问题。三是助力维稳管控。在重大活动安保维稳期间,充分发挥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网格化治理优势,用足网格内的一切有利资源,从源头上做好重点群体教育稳控和疏导化解工作。针对辖区重点人员稳控工作繁重复杂的实际,依托网格建立街道领导、社区民警、社区网管员、信息员“四位一体”的联动管控新模式,有效制止了进京上访、聚集滋事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