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与市教育局联合召开全市校园安全防范互联互通工作机制部署会议
为打造校园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防范工作质效,4月3日, 市公安局与市教育局联合召开全市校园安全防范互联互通工作机制部署会议。市局党委委员、反恐专员宫爱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提出,要以深度合作为引领,最大限度发挥职能优势。市公安局、教育局建立“互联互通”工作机制,是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要充分认识联动机制的重大意义,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深化协作,形成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为确保联动机制有效贯彻落实,公安机关与教育部门、校园要紧紧围绕“全力维护校园持续安全稳定”这一工作目标,将常态化信息互通与紧急情况即时通报相结合,将日常性排查整治与专项行动相结合,将公安民警进校园宣传与校园总体教学安排相结合,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丰富联动内容,共同研究解决校园安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共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会议强调,要以排查整治为重点,最大限度防范校园安全。各级公安机关要严格落实校园及周边各项安全防范工作措施,筑牢校园内外安全防控网。一要强化校园隐患排查整治。会同各级教育部门,以人防、物防、技防与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深入细致地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做到隐患排查不到位不放过、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二要强化涉校涉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校园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和监测预警机制,指导学校针对校园内以及涉校各类矛盾纠纷,特别是苗头性、倾向性违法犯罪问题,定期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有效防范、迅速处置。三要强化各类人排查管控。联合教育部门,全面排查有学不上、厌学弃学、混迹社会的问题学生和不良青少年,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全面掌握情况,从而避免教育、管理环节出现脱档,严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四要强化校园周边巡逻防控。不断完善校园“高峰勤务”“护学岗”和常态巡逻机制,加强市局青年民警、学校保卫干部、保安员、教职员工、家长“护校队”和群防群治力量等共同参与的“护学岗”建设,切实发挥好护学助学的积极作用,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安全感。五要强化涉校犯罪处置打击力度。对涉校违法犯罪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立案、优先侦办,提高打击处置效能,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加强警校联动,畅通双向反馈渠道,用好“一键报警”等装置,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处置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现实危害。
会议要求,要以落实责任为关键,最大限度提升工作质效。一是抓责任落实,要在“细”字上下功夫。分工上要“细”,校园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完善校园安防设施建设,切实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公安派出所和辖区校园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和工作对策。二是抓安全教育,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内容上要“实”,推动安全教育进学校进课堂,紧贴师生需要,不断深化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协助校园全面加强教职员工的安全防范专题培训,切实提高教职员工第一时间参与应对处置突发案事件的能力。三是抓督导检查,要在“严”字上下功夫。态度上要“严”,切实做到严格要求,绝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整改上要“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逐项列出清单,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措施。查处上要“严”,要从严掌握标准,发现问题严查严处。
会议由市教育局副局长肖丛慧主持。会上,社区警务支队宋小光支队长解读《本溪市校园安全防范互联互通工作机制》,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支队、各分县局、派出所相关人员以及市教育局、各县教育局、中小学、幼儿园相关人员参加会议。